首页

蕾拉女王视频专卖

时间:2025-05-28 10:23:33 作者:首发经济,关键在“首” 浏览量:3517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边境省份的机遇

  跨越中国与越南的高铁,已在谋划阶段。

  据《越南每日快讯》,越南计划投资部近日表示,该国计划在2030年之前开工建设两条高速铁路,其中一条将连接到中国。越南交通部声明称,将修建一条从河内延伸至与中国广西接壤的谅山省(Lang Son)的高铁。

  据了解,这项决定是越南红河三角洲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拥堵并促进经济增长。

  越南为什么要释放修建跨国高铁的信号?这条高铁又将给边境省份带来哪些利好?

火车在越南河内的龙井大桥上行驶。图/图虫创意

  高铁出海又一单?

  2023年12月,中国和越南双方宣布两党两国关系的新定位——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看来,随着中越之间具有战略意义的全新定位,彼此之间的合作将不断加强。他说,“所建高铁既然能连接两国,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系统,鉴于目前情况,选择修建跨国高铁很可能意味着将使用中国的高铁技术。此次越南在中越之间修建高铁合作上表现积极,与其对中国高铁技术的认可息息相关。此前越南首都河内的轻轨项目,就是中国建设的,开通以来广受好评,给中国轨道交通建设积累了较好的声誉。”

  越南首都河内的吉灵—河东线轻轨由中国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是中越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这条越南首条城市轻轨总长约13公里,自2021年11月投入运行以来,大大节省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成为了河内新地标之一。

  “除此之外,雅万高铁和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让越来越多东南亚国家直观感受到中国高铁的技术。”周士新说。

  据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数据,自2023年10月17日开通运营以来,雅万高铁已安全运营6个月,共开车组7050列,安全运行超126万公里,累计发送旅客256万人次,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走向海外的“第一单”,是印尼乃至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同时也是国际上首个由政府主导搭台,两国企业进行合作建设和管理的高铁项目。

  从西爪哇省的普哇加达到万隆,雅万高铁穿过被印尼人称为“众神居所”(Parahyangan)的独特区域。这里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活跃中心。在以多火山著称的印尼,这个区域的火山分布比其他省区更密集。涌泥,是威胁隧道施工安全的一大风险。雅万高铁沿线的火山灰堆积地质,加剧了涌泥发生的危险。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中国高铁修建方克服多重困难,顺利完成一个个具有“世界级难度”的施工项目。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杨浩分析,最近越南在高铁合作上表现积极,既有中老铁路和雅万高铁通车运营的示范作用,更由于他们与日本高铁合作遇到的瓶颈。

  越南国土面积狭长,修建连接首都河内和南方经济重心城市胡志明市之间的“南北高铁”早就被纳入日程。这条高铁长达1559公里。

越南胡志明市街景。图/图虫创意

  早在2010年,《日本经济新闻》就报道称,越南内阁已经批准了总造价高达559亿美元的高铁建设项目,该高铁项目将全部使用日本新干线技术。此后数年,越南与日本就这条高铁的修建反复进行磋商。

  但时至今日,14年已经过去,这条对越南至关重要的高铁,依然没有动工。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高铁方案是最佳方案甚至可能是唯一方案。以日本为例,距离其大规模修建新干线已经过去数年,其工程队伍老化严重,‘青黄不接’问题突出,在各方面很难保证效率,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所投入的资金有限,时间上‘耗不起’。”周士新说。

  中老铁路启示

  除了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近年来,中老铁路对于中国、老挝两国乃至整个东南亚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会昆明与老挝首都万象的电气化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

中老铁路玉溪红塔区段,列车奔驰。图/图虫创意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2023年4月,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列车正式开行;12月,“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正式打通。

  目前,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已满一年,累计发送旅客70万人次,其中发送跨境旅客18万人次。

  除了客运方面的影响,中老铁路在货运方面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

  中老铁路开通之后,跨境货物列车向北可通达中国成都、重庆、西安等地的物流集散中心,并与中欧班列相衔接;向南可经老泰间米轨铁路到达泰国首都曼谷和林查班港。现在昆明至万象货物列车运输成本下降40%至50%。

  以中老铁路的“澜湄快线”为例,其已从最初的每周三趟,到现如今的每天两趟,开行频次不断增加,货运量节节攀升。昆明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同比增长94.91%。

  “在行业内,连接东南亚地区的铁路网被称为泛亚铁路网,涉及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和印尼;目前通车的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以及我国帮助泰国修建的铁路,还有拟建的中缅通道,均为泛亚铁路网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杨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中老铁路并非高铁,设计时速160公里到200公里,货物运输的列车时速则被限制在120公里,从速度上并未达到传统意义上的高铁。

  “时速350公里等级的高铁如雅万,线路较短、联通大城市,以客运为主,只能兼办少量邮政、快递的物流;200公里等级的铁路,如中老铁路,速度虽然低些,但可以客货并重,线路较长、沿线覆盖地域面积较大,各有利弊。”杨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而在越南国内,关于“南北高铁”的速度,也多有争论,最初的版本,越南的“南北高铁”计划的最高时速为350公里。

  到2022年,越南交通运输部和计划与投资部两部门又推出新方案,“南北高铁”将采用1435mm双轨,实现客货混合运输,最高时速为180至225公里,投资费用达约648亿美元。

  周士新分析,如果此次修建河内至中国的高铁,势必与越南的“南北高铁”相连,“南北高铁”整体的设计方案对其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他说,“这也将成为影响上述高铁时速和建设标准最为关键的因素,越南方面也可能更多从经贸合作的方面考量。”

  边境省份的机遇

  事实上,在中国国内,高铁即将修建到两国边境。

  今年4月2日,直通中越边境口岸城市的南凭高铁(南宁至凭祥)崇左至凭祥段的板其隧道顺利贯通,为后续顺利推进架梁施工奠定基础。南凭高铁预计明年通车,届时,南宁到凭祥只需要1个多小时。

  此外,2023年12月,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开通运营,中越边境城市东兴市接入全国铁路网。这条铁路线路全长47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为国铁I级双线客货共线铁路。

  根据越南目前透露的信息,跨境高铁将跨越其谅山省,而谅山省与我国的广西接壤。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不论越南方面的方案如何变化,如果这条铁路能建成,都将对与越南相邻的广西,带来极大的机遇。

  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越南政府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越贸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2%,达到436亿美元。越南则是广西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广西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曹玉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前,广西与东盟国家在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车、新能源、新材料、东盟特色产品加工等产业上下游联系愈加紧密,广西对东盟出口“新三样”产品也快速增长。

  “近年来,东部省市增开了不少往越南的近洋航线,比如上海、宁波、深圳前往海防市、胡志明市的航线,且航线网络丰富。相较而言,广西的优势主要在陆路交通。广西与越南进出口很大一部分,仍然依赖公路,相比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的成本较高,单位运输能力小。”曹玉娟说。

  而一旦连接两国的高铁或动车开通,通行时间将大大缩短,这将带来新的产业机遇。

  曹玉娟说,近几年,广西一直在深化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合作,着力发展跨境产业链,大力推动“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枢纽经济”迭代,而不仅仅是赚一点交通枢纽的“过路钱”。

  她说,“从广西口岸进口的东盟特色产品品类多、规模大,包括水果、水产、中药材、特色农产品等,如从东盟进口到中国的亚热带水果,有3/4是从广西口岸进境,但进口之后并未在广西分销,而是直接去了广东等地专业市场,如果在广西进行分拨、分销、深加工,并进行一系列相关业态的开发,对广西经济的影响会很不一样。所以,现在水果交易中心、中国—东盟水产交易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中,如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已在崇左、钦州和南宁同步建设中。”

  曹玉娟分析,越南计划建设的从河内延伸至与谅山省高铁,将贯穿越南北部重点经济区,将沿线一个个工业区串链起来,形成一条天然的经济带。目前,越南有54%的机械设备和零部件,52%的纺织品原辅料,40%的手机及零部件都是从中国采购,且大多从广西口岸出关。这条高铁修建好后,将解决南宁—凭祥—同登—河内铁路越南段标准不一、运能低、运时长的问题,并改善货场、专线、清关、处理等配套条件,提升中越“铁路快运”能力。

  在她看来,这条高铁建成后,将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运能、更优服务极大提升区域可达性,关联中越两大市场,促进商流、货流、人流、技术流、信息流高效交汇融合,有效降低生产要素流通成本,重塑中越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新版图”,催生一批“高铁产业”“高铁新城”,成为越南经济的强引擎。

  事实上,在我国,高铁成为沿线区域发展重要引擎的情况,并不少见,可以借鉴的经验也不在少数。

  “京沪高铁已经成为了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可以沿着这条铁路集聚供需两端,布局建设边境仓、保税仓,与在东盟其他国家布局的海外仓协同运行,还可以支持有供应链紧密协作关系的园区或企业,沿铁路结成链式‘两国双园’,确保跨境供应链稳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沿线上下游企业集聚得越多,将自然而然形成一条跨国高铁经济走廊,为建设中越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提供支撑。”曹玉娟说。

  作者:赵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谈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愿继续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核心区面积达31.6万平方米,该基地自2008年开放以来,吸引了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中外艺术家入驻创作,基地所属中国版画博物馆被评为“广东省一级美术馆”和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最华人】王子江:贯通中日技艺 用水墨语言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久俊在过去十余年中与台湾科研机构、高校等常有交流互访。他表示,通过此次论坛,两岸工程师将在新能源等领域进行交流协作,进一步共同发展。

浙江高校学子化身文旅体验官 用创意赋能乡村文旅融合

谢锋说,全国两会刚刚胜利闭幕,我同5000多名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赴“春天的盛会”。透过“两会之窗”,世界感受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春潮,期待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红利,普遍认为拥抱中国就是拥抱机遇、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2023年房企业绩预披总亏损超千亿,头部公司承压

吴谦强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中方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有着充足的战略定力。我们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同有关方面妥善管控海上分歧,同时坚定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终将走向平静,这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大势。(董泽宇)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China Travel”何以成为国际热词?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指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不怕牺牲,靠的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所以能够始终掌握强大的真理力量,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精神,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